文/顏飛
看過《阿凡達》的讀者一定對潘多拉星球的神奇植物印象深刻:輕輕一碰就縮到地下的螺旋紅葉、像水母一樣四處游蕩的神樹種子、還有伺機吞食小動物的圣杯株……潘多拉賦予了植物運動的魔力,使它們比地球植物更具靈性。
*《阿凡達》劇照
地球上是否也存在會動的植物呢?
當然,膽小害羞的含羞草、追隨太陽的向日葵、夜開晝合的月見草……只要你用心觀察,就能觸摸到近在咫尺的科幻感。畢竟,科幻源自現實。
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,植物與動物相對,是不會自發運動的生物。然而正如物理學所說:運動是絕對的,靜止是相對的。靜止只是人對植物的相對“評價”而已,實際上,植物的根莖葉在不停地生長、植物的細胞也處于不斷的運動狀態,只是人眼無法察覺到這種細微、緩慢的運動過程罷了。
那么,我們就來談談那些讓人無法“視而不見”的植物運動員吧!
兩只嬉鬧的小蒼蠅你追我趕,最終因體力不支停歇在一對粉嫩的葉子之間。還沒等它們喘口大氣,就被瞬間合攏的葉片結束了生命。
* 捕蠅草
捕蠅草的葉片上長有很多“尖刺”,一旦觸發,葉片就會在十分之一秒內閉合,被囚禁的昆蟲將被葉片腺體分泌的消化液慢慢消化掉。捕蠅草雖然叫捕“蠅”草,但偶爾也會“饑不擇食”,連小青蛙和小鳥也不放過。
捕蠅草堪稱植物界的運動健將,為了研究捕蠅草葉片閉合的奧秘,科學家啟用了超高速攝影機和計算機,這才追蹤到葉片運動的細微變化——捕蠅草葉片外綠內紅,當獵物觸發“陷阱”時,觸發信號傳遞到葉片,綠色外側的細胞發生膨脹,紅色內側的細胞則保持原狀。此時外側壓力大于了內側壓力,壓力差就像一雙手,將兩片葉子向內彎曲,這就實現了“捕”的動作。
看到捕蠅草的本事,科學家坐不住了,想著能不能給它在捕蠅以外再找個兼職干干。于是他們將監測微弱電脈沖的電極與捕蠅草連接起來,只需通過智能手機的一個按鍵,就可以精確實現任何一對葉子的閉合。通過在葉片上連接機械臂,科學家可以控制這雙“植物機械手”從桌子上撿起一根金屬絲。這項技術有望用于植物型機器人的開發,適用于易碎物品的移動。
《植物大戰僵尸》里的豌豆射手可以發射豌豆來攻擊僵尸,實際上自然界中植物投擲種子的能力也毫不遜色。
美國矮槲寄生,這種植物寄生在松樹枝的鱗莖上,它可以將種子以每秒20米的速度發射出去,從而瘋狂擴張自己的領土。研究發現槲寄生可以依靠細胞線粒體將種子溫度升高兩攝氏度左右,發熱能讓種子發生膨脹,最終像一顆炸彈似的脫殼而出。
* 矮槲寄生植物
從高速閉合的“捕蠅草機械手”到瘋狂投射種子的“槲寄生發射器”,植物運動員不動則已,一動驚人。
奇怪的是,在科幻作品中,植物運動健兒們常常以反派的面孔出現。
在科幻災難片《重啟地球》中,為了對抗荒漠化,科學家利用藥物增強了植物的生長能力,這本是一樁好事。但過猶不及的是,失控的植物開始在全球瘋狂生長,并且逐漸進化出了意識,竟要將人類趕盡殺絕。漫天的變異植物——綠潮,形似巨蟒,無孔不入,神出鬼沒,使人類文明一度處于滅亡的邊緣。最終,幸虧人類發現了植物的弱點——人怕傷心,樹怕傷根,主人公利用巖漿炸毀了綠潮根系的壁壘,打入抑制劑,才使得所有植物恢復了正常。
《重啟地球》中的植物運動員仍沒有脫離植物的本質,即需要扎根于泥土之中。相比之下,《人體異形》中的天外植物則更勝一籌。它們能夠自我進化,直接復制人類取而代之,這下可以想去哪就去哪了。
當然,會動的植物不只有可怕的面孔,也有可愛的一面?!稌r間的皺折》中懸浮在半空中生長的花朵,可以通過動作與“啥太太”對話,幫助小主人公尋找到了爸爸。
*《時間的皺褶》劇照
而《銀河護衛隊》則更進一步,將樹人格魯特設定為保護和平的英雄。格魯特為保護隊員被炸得粉碎,但由于具有植物強大的再生能力加持,最終通過一枝殘余的嫩枝獲得了重生。到了《復仇者聯盟3》時,樹人格魯特竟然熔斷自己的手臂做成了風暴戰斧的手柄,這一幕著實令人欽佩。格魯特勇敢的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了印象,使得格魯特小樹人盆栽風靡一時。
*《銀河護衛隊》(2017)劇照
科學研究表明,植物確實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“語言”。例如利馬豆在遭受害蟲侵襲時會分泌化學物質,以此來“召喚”害蟲的天敵,并向周圍的利馬豆植株發出警告。通過監測植物的這些小動作,科學家有望實現對農作物病蟲害的精準防治。說不定某一天人類將培育出會“跳舞”的盆栽,能夠通過擺pose告訴主人自己渴了或者病了呢。
植物運動是自然選擇的結果,是一種生存繁衍的智慧。學習植物的智慧已經讓人類受益匪淺,從蒲公英的種子到降落傘、從鋸齒草到鋸子、從蒼耳到尼龍搭扣……未來,高速生長的小麥、聽口令開花的觀賞植物、自動改變造型的園林、曬曬太陽就能干活的植物工人也許會一步步從科幻走向現實。
最熱文章